2023年,汶川县委党校“三步走”创新党课表达方式,创设《汶川党校红课堂》视频党课,推出系列精品微党课12期,让红色文化通过“端媒”走出阿坝,为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势赋能、扩大品牌效应。
高标准谋划,配套保障面面俱到。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县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将“争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写入“一区两地六示范”战略目标,组建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委员会,县委书记、县长任主任,县委副书记任执行副主任。二是组织保障坚强有力。将“创设《汶川党校红课堂》视频党课”写入《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2023年度工作计划》,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为牵头领导,县委党校、县融媒体中心为责任单位,全力保障项目扎实开展。三是策划方案集思广益。召开专题会议10余次,针对视频党课设置、课程选题、师资人选、教学形式、呈现效果等进行研讨,广泛征集各方意见,整理形成切实可行、详实周密的策划实施方案,稳步推动栏目落实落地。
全方位推进,优质课程精益求精。一是聚焦教师多元化。邀请中央党校专家教授、本土行业标杆、驻村第一书记、党校一线教师、基地现场教员等各领域师资作为主讲人,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生动局面。二是立足选题本土化。充分依托本土红色教育资源,通过设计聆听本土红色故事、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等内容,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让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突出形式多样化。走出传统教室,把党课地点搬到现场教学点,将专题解读、现场讲解、访谈教学、案例教学等形式课程搬上荧幕,更好地激发受众的情感、思想和精神共鸣,凸显党校新媒体品牌效应。四是注重制作精细化。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邀请资深专家进行指导,对讲稿、拍摄、制作等关键环节认真把关,力争做到每一段内容、每一帧画面都精雕细琢,确保视频党课提质增效。
多层次推送,推介效应成绩斐然。一是先导短片造势。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十五周年纪念日之际,发布2分钟先导短片,依托抗震救灾精神干部教育培训合作体交流研讨活动和全省党校系统计划外干部教育培训负责人培训班,在全省范围内迅速传播。二是推介版本引流。发挥微视频“新”和“快”的优势,把握推广阶段时效,依托微汶川等平台相继推出12期3分钟推介版本视频,形成宣传序列,视频得到广泛转发。三是课程视频压轴。依托前期先导短片和推介版本视频的造势引流作用,压轴推出12期精品课程视频,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质效收获各方好评,视频党课效果超过预期,《汶川党校红课堂》品牌迅速打响。
扛旗争先建新功,扬帆起航正当时。在探索党性教育新途径的路上,汶川县委党校将继续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守正创新、开拓前行,做深做实“基地+”文章,在建设“沉浸式红色精神传承地”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汶川县委党校)